发布于 2018-02-08 22:03
楼主
-
户外领队-袄儿
2018-02-09 11:11
回复 查看全文
-
琳琅
2018-02-09 08:38
回复 查看全文
2月7日,云龙诺邓4--22℃
这几天一直游走在边境,经常会有这样的检查站,武警持枪查身份证,检查或快或慢,我们的车武警只需要看看十二哥就放行了,十二哥说“我长着憨厚老实的样子,一看就是好人”
车经过了怒江大桥,又沿着澜沧江行驶,让我想起六库
果然,看到这几个字还是蛮亲的
想到上次昆明到六库令人崩溃的车程,一直下的雨,还有石月亮路边的小水沟和红头鸭
早上八点半从瑞丽出发,下午三点半到诺邓,昕鹏已经有些不耐烦了,不过较昆明到六库,还是轻松的。
其实云南的井矿盐业在秦汉时期就已产生,公元前11年今比苏县、大姚、云龙已经产盐,从西汉到南北朝时期,云龙称比苏县,古白语中就是“出盐地”的意思。
村子里现在也还有人熬盐,不过量很少了,诺邓盐成了纪念品了
我们寻到一处古法制盐作坊
豆浆杯那么大,一块儿五块钱,一般都会成对儿买,凑诺邓两个字
这个是熬盐的废水的结晶
历史上诺邓村的发展完全依赖于盐业经济的发展,历史上曾一度成为滇西地区的商业中心,古诺邓的商路驿道,东向大理、昆明,南至保山腾冲,西接六库片马,北连茶马古道通兰坪、丽江、西藏。一时四方商贾云集,百业昌盛。
在村子对面的观景台可以看到诺邓村全貌
诺邓村四面环山,村子最低处1900米,最高处玉皇阁海拔2100米,村中所有居民主要分布在村中山洼和西北阳坡上。
诺邓人成为真正的农民只有50年,特别是他们从事了两千多年的盐商业来说。解放后公私合营收归国有,全村人才一起学种田。
因为民风纯朴,诺邓人家的门基本是不锁的,但今天似乎家里都没人
要是感兴趣,每家都可以进去参观参观,也没有人出来招呼你
这就是《舌尖上的中国》推崇的诺邓火腿
来两张特写
据说火腿的白毛越多火腿越贵,反正也没打算买,也就没有问价钱,也找不见人问
诺邓至今家家户户都养马,从这些马匹身上依稀可见从前马帮的影子。
如今村中的“古宗坪”和“回民坪”就是昔日藏族和回族的马帮牛帮的常驻之地。
下午四五点的阳光很强,很暖
村中的巷道用清一色的石板铺成,因山就势,纵横交错,三步一阶,五步一台,无人能数得清这些苍老的石台阶有多少级。
诺邓民居分布在诺水两岸,除了东面山麓“龙王庙”后有一小块较平坦的台地外,民居几乎都建在山坡上,特别是北山坡上的民居依山构建,层层叠叠,前家楼上的后门即通后家的大院,楼院重接,台梯相连。
古老的建筑,原始的窗子
被誉为“滇中一儒杰”的诺邓举人黄桂曾用“双桥镇小狭,水细未成河。叠岸分传径,重楼满集阿”来形容诺邓民居的景致。
这棵大叶榕枝叶繁茂,就在举人黄桂家大门口,已经400多岁了,就这样守在这里,与村子一并被时间遗忘
穿行在诺邓,静得出奇,偶尔留守的老人都懒得理会你的存在
走进诺邓,不会感到半点虚幻,你会看到了一种真实的从容,生于斯,长于斯
盐业的富庶让诺邓在陡峭的坡地上长出了众多别致的居所,而且将各自的繁华刻印在建筑的记忆中,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四合院
更让人惊叹的是,建筑布局是在立锥之地上展现出富裕的巧妙,四合院呈现台阶式错落。
石壁、木雕在高原的阳光下流泻出苍黄,一如盐业财富的夕阳。
跨进层层递进的院落,看着精雕的屋檐细刻的花窗,望着门洞里趴着的小狗,想象这里曾经的繁华和热闹,让人感慨仿佛来迟了一千年。
而沿着古老的墙根溜达,你更会有一种游走于前世今生的感觉。
古村的魅力就在于古村人一直生活在这里,洗衣淘米,变与不变的神态中彰显着从容。
游走于巷道屋墙之间,会感觉到风吹过来的都是历史。
走在石板路上,回头一瞥,那斑驳的砖瓦间苔痕染碧,一定积淀着许多故事吧。
又会有多少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呢?
前世今生就在这一念之间吧。
如果可以,选择在这里的民居客栈小住几天,让自己穿越到千年之前,慢慢体味被时光遗失的感觉。
人生代代无穷已,会有多少古老的时光不再回头呢?
千年的梦里又会有些什么样的曲折经历呢?
行走穿行在小巷,虽然有些沉重与落寞,然而却有种眷恋在心头萦回。
原来古村里正在办红白喜事,下面一家办丧事,上面一家办婚宴。
十二哥说村子里的习俗,婚宴要吃三天,分早席,中席,晚席,婚宴今天是正席。
白事要吃五天流水。
小小的村子一下子遇到两件大事,村子里的人不是在帮忙就是在坐席,十二哥说这几天的红白喜事村子里有40个女人和80个男人都自发的在帮忙。
我们出村的时候遇到了新郎新娘,给古村增添了一份喜气
从古村收回游走的思绪,晚上住在云龙县城
云龙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出去逛的时候遇到的,很亲切
对面就是云龙县社会保险局
云龙县医疗保险管理局
晚上好好回味千年古城,明天巍山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