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早或晚,我们总难免要站在这样的关口,承受我们不情不愿但无论如何又无法逃避的苦涩与折磨。这是每个人不得不过的关、不得不走的路。这与悲观厌世无关。
“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每每读到龙应台的这句话,总觉得心里某个地方被触痛。
很多开心的事,我们可以跟亲朋好友分享,比如结伴逛街、喝酒、聊天、看电影、旅游之类。而有些事,只有众人散去,留下自己一个人时,独自品尝所有的滋味。没有退路,无法逃避。
比如,离别,这是无数文学作品中的永恒主题。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离别、思恋,由此带来的触景生情,食无味、夜难眠,为伊消得人憔悴,只有当事人身临其境,才能体会那份煎熬。
“于是/在这黑暗的时刻/我悄然隐退/请原谅我不说一声再会/而在最深最深的角落里/试着将你藏起/藏到任何人/任何岁月/也无法触及的/距离”——与所爱之人的诀别,痛不欲生也好,刻骨铭心也好,所有的伤痛都得自己背,所有的苦涩都得自己品,席慕蓉这首诗叫《诀别》。
离别的极致,当然就是生离死别。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的悼亡诗《江城子》之所以成为千古名篇,实在是字字句句撕扯着人心,凄凉中透着空茫和生命的无常。“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19岁那年将16岁的王弗娶进家门。妻子年轻美貌,且侍亲甚孝,二人恩爱情深。可惜天命无常,爱妻27岁去世,这对东坡是巨大打击。在林语堂先生眼里,苏东坡就像个顽皮的孩子,不谙世事,兴致所至,聪明有余而内敛不足。这样一个大才子,幸亏有个行事得体、端庄典雅的夫人帮助打理繁杂俗事,才能过上清闲日子。“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丧妻之痛,痛到骨髓,没有谁能替自己饮下这杯苦酒。
还有一种与家乡的离别,在余光中眼里,这种离别、这咱乡愁是“醉酒的滋味”,是“沸血的烧痛”,是“家信的等待”,是“母亲的芬芳”。而所有的滋味、烧痛、等待与芬芳,都是黄昏后凭栏处,独自一人的涓然泪下。每一滴乡愁泪都得游子自己擦干。
只能一个人走的路、只能一个人过的关,自然还有病痛甚至死亡。
作家史铁生以“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自嘲,20来岁突然瘫痪,后又患上尿毒症,需要不断透析,病痛的折磨恐怕没有哪个中国作家比他的体会更深,也因此才有他“此岸永远是残缺的,否则彼岸就要坍塌”的哲学层面的思考。
他知道,死,谁也不能代替他,哪怕他的母亲对他那么好,不离不弃,但是死还得他自己面对。参透了生死的他在《我与地坛》中写道:死是一件无须乎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了的事,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明明白白告诉自己这个真相,想来,我们会更加珍惜与家人相守的恩恩爱爱、与朋友相聚的分分秒秒,会更加珍惜吃得饱睡得着的健康身体,还有习以为常的没有战乱、瘟疫、灾荒、暴政的静好岁月。
明明白白告诉自己这个真相,即使真的走到那不得不独自面对的关口,相信,我们也会多一分勇气与淡定。
来源:工人日报评论部钟鼓声(ID:grrbplb)
{{el.itemTitle}}
{{el.itemStyleClassTitle}}
{{el.itemStyleClassTitle}} {{el.itemStyleClass2Titles}}
或早或晚,我们总难免要站在这样的关口,承受我们不情不愿但无论如何又无法逃避的苦涩与折磨。这是每个人不得不过的关、不得不走的路。这与悲观厌世无关。
“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每每读到龙应台的这句话,总觉得心里某个地方被触痛。
很多开心的事,我们可以跟亲朋好友分享,比如结伴逛街、喝酒、聊天、看电影、旅游之类。而有些事,只有众人散去,留下自己一个人时,独自品尝所有的滋味。没有退路,无法逃避。
比如,离别,这是无数文学作品中的永恒主题。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离别、思恋,由此带来的触景生情,食无味、夜难眠,为伊消得人憔悴,只有当事人身临其境,才能体会那份煎熬。
“于是/在这黑暗的时刻/我悄然隐退/请原谅我不说一声再会/而在最深最深的角落里/试着将你藏起/藏到任何人/任何岁月/也无法触及的/距离”——与所爱之人的诀别,痛不欲生也好,刻骨铭心也好,所有的伤痛都得自己背,所有的苦涩都得自己品,席慕蓉这首诗叫《诀别》。
离别的极致,当然就是生离死别。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的悼亡诗《江城子》之所以成为千古名篇,实在是字字句句撕扯着人心,凄凉中透着空茫和生命的无常。“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19岁那年将16岁的王弗娶进家门。妻子年轻美貌,且侍亲甚孝,二人恩爱情深。可惜天命无常,爱妻27岁去世,这对东坡是巨大打击。在林语堂先生眼里,苏东坡就像个顽皮的孩子,不谙世事,兴致所至,聪明有余而内敛不足。这样一个大才子,幸亏有个行事得体、端庄典雅的夫人帮助打理繁杂俗事,才能过上清闲日子。“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丧妻之痛,痛到骨髓,没有谁能替自己饮下这杯苦酒。
还有一种与家乡的离别,在余光中眼里,这种离别、这咱乡愁是“醉酒的滋味”,是“沸血的烧痛”,是“家信的等待”,是“母亲的芬芳”。而所有的滋味、烧痛、等待与芬芳,都是黄昏后凭栏处,独自一人的涓然泪下。每一滴乡愁泪都得游子自己擦干。
只能一个人走的路、只能一个人过的关,自然还有病痛甚至死亡。
作家史铁生以“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自嘲,20来岁突然瘫痪,后又患上尿毒症,需要不断透析,病痛的折磨恐怕没有哪个中国作家比他的体会更深,也因此才有他“此岸永远是残缺的,否则彼岸就要坍塌”的哲学层面的思考。
他知道,死,谁也不能代替他,哪怕他的母亲对他那么好,不离不弃,但是死还得他自己面对。参透了生死的他在《我与地坛》中写道:死是一件无须乎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了的事,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或早或晚,我们总难免要站在这样的关口,承受我们不情不愿但无论如何又无法逃避的苦涩与折磨。这是每个人不得不过的关、不得不走的路。这与悲观厌世无关。
明明白白告诉自己这个真相,想来,我们会更加珍惜与家人相守的恩恩爱爱、与朋友相聚的分分秒秒,会更加珍惜吃得饱睡得着的健康身体,还有习以为常的没有战乱、瘟疫、灾荒、暴政的静好岁月。
明明白白告诉自己这个真相,即使真的走到那不得不独自面对的关口,相信,我们也会多一分勇气与淡定。
来源:工人日报评论部钟鼓声(ID:grrbpl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