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玉娜
在今天的花园口经济区大兴城村有一处遗址,尽管那里房子现在因为年久不住人,有些已经断垣残壁,但岁月的烟尘依旧静静地讲述着这个地方的前尘往事。四十七年前这里是辽宁外语专科学校的校址。要讲述这段往事就从学校搬迁开始。
1970年8月学校更名为辽宁省外语专科学校
一、从大连搬迁创建辽宁外专
时光回溯到四十七年前,当时在大连市内的辽宁日语专科学校(今大连外国语大学,简称大外)响应毛主席备战备荒号召,将学校搬到距大连 180 多里的庄河县明阳公社大兴城村。当年的大连日专教职员工们不会忘记,在那个春寒料峭的二月,他们乘火车从大连到达城子坦,再乘汽车将人员、行李运送到明阳公社,历时一个月搬迁完毕。
校舍,是抗美援朝时期空军修建的部队营房。后来部队换防迁移了,这个地方便成了大外前身辽宁外专的校址。至于当年为什么大外会选择搬迁至明阳,这也许只有做这个决定的人知道,但时光荏苒,他们也许已经不在这个喧嚣尘世了。
大外曾在庄河明阳这块土地薪火相传,艰苦办校,培养出一批扛鼎的外语人才,实在是大外校史上鲜红的一笔。今天大外校歌里开端就是从南山到(大连)到明阳。在今天美丽的大外校园,那个碧波荡漾的人工湖叫明阳湖。大外能有今天名扬四海的成就除了他们的办学宗旨理念是一流的,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不忘历史,不忘明阳艰苦岁月,因为那时锻炼了大外人不怕困难、随遇而安、昂扬向上的精神。
辽宁外专时期日语系74届毕业生
二、教职员工生活故事
七十年代的上山下乡,让在城市里有相对安逸生活的人到了农村。当年大外全体教工都随迁,城里孩子到了明阳就断了牛奶和奶粉,病号也失去城里的医疗条件。当时正是寒冷季节,农村没有什么取暖条件,屋外滴水成冰,在屋内也不能脱棉衣,睡的是冰冷的土炕,甚至得戴帽子围巾睡觉,这种反差让许多人不知所措。随遇而安,大家都在心中以宋朝苏轼那句“此心安处是吾乡”激励着自己。
学校刚搬迁而来时,校舍紧张,全校分散在石庙子、邵屯、于屯等多个村屯办学居住,而部队留下这些营房便是学校党政机关、后勤、图书馆、俄语系所在地。因为学校分布在各处,上下班无班车,全是夫妻携儿带女,背着、抱着幼小的子女在凹凸不平的乡道上徒步上下班。当年,这些城里知识分子凭着执著与聪明学会了种庄稼、烧土灶,和乡村老百姓打成一片,并向他们传播文明的火种。许多人刚到农村闹过许多笑话,而今四十七年过去,那些往事已成为他们一生中珍贵的财富,那个在大连最东边的县区庄河,那个在庄河明阳公社的大兴城石庙子成为了他们不可磨灭的记忆。恰如校歌所唱那样“从南山到明阳,岁月怎能忘?”
今天大连外国语大学里美丽的明阳湖就是纪念 1970——1975 年学校迁址在庄河县明阳公社(今花园口经济区)那段老一辈大外人在明阳百折不挠、励精图志的奋斗岁月。
辽宁外专时期英语系首届毕业生
三、艰苦奋斗,种田、种菜,自己动手建校舍
学校搬迁到明阳校区后,原有的部队营房已经不能满足教学办公需要。1970 年 11 月 8 日,辽宁省革委会政工组批复,同意辽宁外专6600 平方米基本建设计划。学校领导班子召开了基建工作会议,研究建校舍问题。最后决定在石庙子建 6600 平方米教学办公用房。1971年 6 月 20日 基 建 开工。建校舍对 一 些 没参 加 过 重体 力 劳 动的 知 识 分子来说,无疑是一种考验,全校师生参加基建劳动,学校也发动大家八仙过海、各显其能。门窗是木工孙庆宴和汉语教师王文学日以继夜地制作,日语教师初玉麟、嘎日迪、政工干部蒋明贤、工人王任本、张茂贵等人同心协力自制了吊装设备,整个基建地基都是教职员工自己挖的。历时五个多月,5236 平方米教学办公用房完工,两层4203 平方米教学楼,280平方米两层小楼,340 平方米瓦房一座,347 平方米马棚一座。学校的教学和办公用房紧张状况从此缓解,为继续招生创造了条件。四十七年前,一群知识分子凭着坚韧不拔精神在偏僻的乡村建了一所传播高等知识的学校,如同寒冷冬夜的火种,温暖鼓舞奔波的旅人,让那个年月对知识渴望的人看到了希望。
辽宁外专第四届田径运动会
四、艰苦条件中开放出绚烂的花朵——新生入学
看到经过自己的双手建起的校舍,大家心情振奋,同时又有更令人高兴的消息传来。1970 年 8 月辽宁省革委会同知《辽政发(1970)27 号文》将“大连日语专科学校”更名为“辽宁外语专科学校”,学校设日、英、俄、韩、蒙语五个专业,培养目标是外语翻译人员。1970 年9 月招生,先开设日、英、俄三个专业。
1970 年 6 月 27 日,中央批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关于招收新生(试点)的请示报告》中规定高等学校录取学生“实行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相结合的办法”,就是后来说的推荐上大学、工农兵学员。当时规定了学员选送条件。当年学员来自各方面,学习期间由学校发给每月 19 元 5 角伙食费和津贴费。
辽宁外语专科学校根据上级要求,从沈阳、旅大在校中学生中挑选 171 人,沈阳部队选送 41 人,共 212 名学生。
1970 年 10 月 6 日、7 日两天学校到普兰店站、瓦房店城子坦火车站迎接新生。
1970 年 10 月 8 日到10 月 31 日,进行新生入学教育。其中学习、听报告、座谈 12 天,10 天劳动锻炼。尽管那个年月知识不被重视,但学校还是以毛泽东思想为办学宗旨,以培育思想端正,学习精进的外语翻译人员为目标。学校通过请工人师傅、贫下中农作忆苦思甜报告,吃忆苦饭。当时听了北京古楼中学军代表陈占武、西藏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巴桑的忆苦报告录音。学校组织教师、学生参观了 1894 年甲午战争日军登陆花园口遗址,1905 年日俄战争时日军登陆地,这两处登陆地在花园口村,离学校 20 华里,还召开声讨日本侵略者和沙俄侵略者罪行大会,教育学生不忘国耻,做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可靠接班人。
日专时期图书馆--大庙
为期 20 天的新生入学教育后,开始上课。
学校从辽宁师范学院、辽阳外语师范学校、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学院等院校借英、俄语教师,同时又从外交部的“五七干校”选调教师。先后到校任教的有 51 名教师。教师自编教材。上完课,教师和学生一起劳动,一起生活。教学相长经常开展教学双边活动,开展评教评学,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当时在明阳这个偏僻的山村,有来自四面八方的教学方面精湛的老师,有一流的办学理念,由于师生员工共同努力,学校的教学秩序井然,教学风气良好。
四十七年后,当年在这里生活教学的教师、在这里毕业的学生,回望在明阳度过的青春岁月,他们感慨万千,他们说人生中有一段这苦乐相交的历史是一种激励。所以这才有了校歌中的明阳,才有了今天美丽的明阳湖为大外校园增光添彩。从这里毕业走出的学生,许多都成为优秀的翻译人才,有的在外交界叱咤风云,他们说在辽宁外专的岁月是他们的人生旅途中,走在艰苦山路上突然出现的开满绚烂花朵的美景,每每想起,每每回望,内心充满了快乐。
五、以抗大精神办学,成果辉煌
辽宁外语专科学校从大连搬迁到明阳,条件艰苦可想而知。学校领导和全体教职员工决定要以“抗大”精神办学,当时办学条件极其简陋,只是一块黑板,几盒粉笔,没有外语教学设备,学校活动场地仅仅是一个篮球场。剩下就是周边田野、农舍。
在当年形势下,如何将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发展、国家需要的外语人才,是个关键课题。1970年 11 月 13 日,校革委会召开扩大会议,讨论“教学大纲”。大纲规定,学生学工、学农、学军安排二个月时间,专业课时多、时间长,为了转变学生思想,这一点要明确,学生必须要达到熟练应用外语,准确地宣传毛泽东思想。
学校对当时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指示认真执行,其目的只一个,培养出合格的外语翻译人才。学校真正践行了抗大精神。
1971 年 5 月 1 日到 5 月 21 日,由校革委会副主任、军代表李凤林带队,带领日语、英语、俄语、马列主义教研室教师郭以明、杨攻西、桑思民、李兰珍等 11 人,赴西安外国语学院(陕西富林武中当年学校用于举办活动的礼堂旧址川、称窑洞大学)学习办学经验。多年以后西安外国语学院也是一所跻身办学一流的外语院校。辽宁外专在 1970 年还办过两期“日语训练队”,厂校结合办日语学习班。
1970 年 12 月 23 日到 12 月 29 日,学校根据上级要求,为全面锻炼学生,学校决定向解放军学习,搞一次野营拉练。
野营拉练的路线从明阳公社石庙校部出发经庄河县城山公社、荷花山公社,到新金县双塔公社、磨盘公社后返回学校,活动 3 天,全程 180 多公里。拉练内容,政治学习教育,访贫问苦,访问复转军人,忆苦思甜,讲战例,讲光荣传统;作风培养,学习解放军,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搞好军事训练。从战备出发,按具体情况有计划地进行一些军事训练。学会行军、野餐、站岗、放哨,学习防空袭、防原子弹、防化学、防细菌常识。
拉练同时,也搞好劳动锻炼,到每一处营地都要帮助驻地贫下中农、军烈属干力所能及的农活。学生受到了锻炼,了解农民的艰苦。这次野营拉练在全校师生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至今,当年那些参加野营拉练的学生们依旧百感交集,他们珍惜在青春年少时有那么一段苦乐交织的记忆。
辽宁外语专科学校从 1970 年 2 月搬迁来明阳到 1975 年搬迁回大 连,五年时间教学成果斐然,这在那个充满极左思潮风雨飘摇的岁月是一个传奇,1973 年学校计划开设日、英、俄、蒙、德、法、西班牙、阿拉伯、朝鲜语 9 个专业,学制 3 年半。
在 1972 年 4 月,学校开设日语进修班,学习时间一年。开设听力课,直接收录外台,英语专业收听美国之音广播,俄语收录莫斯科俄语广播,日语专业收录 NHK 日语广播,蒙语专业收录乌兰巴托台蒙语广播,收录范围以一般新闻报道为限。这种教学先见之明为学生能力提高起了太大作用。
当年辽宁外语专科学校以抗大精神来办学,理论实践完美结合。学校让学生去大连外轮公司实习,日语系学生应外贸部门邀请参加广交会,每年春秋两季都会派 15—20 人去做翻译。学生们的翻译工作得到外贸部门和日本商人的好评。而俄、蒙语系师生则去海拉尔、阿尔古那族国营农场实习。日语系、西语系到大连卫生检疫站和机械局系统办短训班,培养100 多名翻译人员。日语系师生参加上海石油化工总厂 250 万字的进口资料翻译任务。1975 年 9 月,辽宁外专还参与“新日汉字典”编写,联合国资料翻译,英语新词典编写等。
辽宁外语专科学校在偏僻的庄河明阳乡村短短几年培养了许多翻译人才,学员真正收到了知识层面的精心教育,实践方面在工农商学兵都认真接受锻炼,学院还在 75 年 4 月 10 日参加抢修辽河、浑河、太子河受震大堤坝大会战,并受到表奖。回望近半个世纪岁月,辽宁外语专科学校的教育理念,创新精神让人钦佩,就像当年的西南联大,能在战火纷飞、国家风雨飘摇之际,培养出一批国家栋梁之材,这是国家荣幸,民族荣幸,学子的荣幸,也同时证明今天的花园口昔日的明阳是一块能滋养文化人的沃土。
今天的明阳已经成为历史,它成为花园口经济区的一部分,这里曾经历史风云迭起。当年的辽宁外语专科学校如一只翱翔的白鹤,飞跃了许多地方,最后轻轻地落在这方土地,也给这方土地带来了一段荣耀的历史。从南山到明阳,岁月怎能忘?大地不能忘,蓝天不能忘,花园口明阳不能忘。
{{el.itemTitle}}
{{el.itemStyleClassTitle}}
{{el.itemStyleClassTitle}} {{el.itemStyleClass2Titles}}
辽宁外语专科学校在明阳的甘苦岁月
文/李玉娜
在今天的花园口经济区大兴城村有一处遗址,尽管那里房子现在因为年久不住人,有些已经断垣残壁,但岁月的烟尘依旧静静地讲述着这个地方的前尘往事。四十七年前这里是辽宁外语专科学校的校址。要讲述这段往事就从学校搬迁开始。
1970年8月学校更名为辽宁省外语专科学校
一、从大连搬迁创建辽宁外专
时光回溯到四十七年前,当时在大连市内的辽宁日语专科学校(今大连外国语大学,简称大外)响应毛主席备战备荒号召,将学校搬到距大连 180 多里的庄河县明阳公社大兴城村。当年的大连日专教职员工们不会忘记,在那个春寒料峭的二月,他们乘火车从大连到达城子坦,再乘汽车将人员、行李运送到明阳公社,历时一个月搬迁完毕。
校舍,是抗美援朝时期空军修建的部队营房。后来部队换防迁移了,这个地方便成了大外前身辽宁外专的校址。至于当年为什么大外会选择搬迁至明阳,这也许只有做这个决定的人知道,但时光荏苒,他们也许已经不在这个喧嚣尘世了。
大外曾在庄河明阳这块土地薪火相传,艰苦办校,培养出一批扛鼎的外语人才,实在是大外校史上鲜红的一笔。今天大外校歌里开端就是从南山到(大连)到明阳。在今天美丽的大外校园,那个碧波荡漾的人工湖叫明阳湖。大外能有今天名扬四海的成就除了他们的办学宗旨理念是一流的,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不忘历史,不忘明阳艰苦岁月,因为那时锻炼了大外人不怕困难、随遇而安、昂扬向上的精神。
辽宁外专时期日语系74届毕业生
二、教职员工生活故事
七十年代的上山下乡,让在城市里有相对安逸生活的人到了农村。当年大外全体教工都随迁,城里孩子到了明阳就断了牛奶和奶粉,病号也失去城里的医疗条件。当时正是寒冷季节,农村没有什么取暖条件,屋外滴水成冰,在屋内也不能脱棉衣,睡的是冰冷的土炕,甚至得戴帽子围巾睡觉,这种反差让许多人不知所措。随遇而安,大家都在心中以宋朝苏轼那句“此心安处是吾乡”激励着自己。
学校刚搬迁而来时,校舍紧张,全校分散在石庙子、邵屯、于屯等多个村屯办学居住,而部队留下这些营房便是学校党政机关、后勤、图书馆、俄语系所在地。因为学校分布在各处,上下班无班车,全是夫妻携儿带女,背着、抱着幼小的子女在凹凸不平的乡道上徒步上下班。当年,这些城里知识分子凭着执著与聪明学会了种庄稼、烧土灶,和乡村老百姓打成一片,并向他们传播文明的火种。许多人刚到农村闹过许多笑话,而今四十七年过去,那些往事已成为他们一生中珍贵的财富,那个在大连最东边的县区庄河,那个在庄河明阳公社的大兴城石庙子成为了他们不可磨灭的记忆。恰如校歌所唱那样“从南山到明阳,岁月怎能忘?”
今天大连外国语大学里美丽的明阳湖就是纪念 1970——1975 年学校迁址在庄河县明阳公社(今花园口经济区)那段老一辈大外人在明阳百折不挠、励精图志的奋斗岁月。
辽宁外专时期英语系首届毕业生
三、艰苦奋斗,种田、种菜,自己动手建校舍
学校搬迁到明阳校区后,原有的部队营房已经不能满足教学办公需要。1970 年 11 月 8 日,辽宁省革委会政工组批复,同意辽宁外专6600 平方米基本建设计划。学校领导班子召开了基建工作会议,研究建校舍问题。最后决定在石庙子建 6600 平方米教学办公用房。1971年 6 月 20日 基 建 开工。建校舍对 一 些 没参 加 过 重体 力 劳 动的 知 识 分子来说,无疑是一种考验,全校师生参加基建劳动,学校也发动大家八仙过海、各显其能。门窗是木工孙庆宴和汉语教师王文学日以继夜地制作,日语教师初玉麟、嘎日迪、政工干部蒋明贤、工人王任本、张茂贵等人同心协力自制了吊装设备,整个基建地基都是教职员工自己挖的。历时五个多月,5236 平方米教学办公用房完工,两层4203 平方米教学楼,280平方米两层小楼,340 平方米瓦房一座,347 平方米马棚一座。学校的教学和办公用房紧张状况从此缓解,为继续招生创造了条件。四十七年前,一群知识分子凭着坚韧不拔精神在偏僻的乡村建了一所传播高等知识的学校,如同寒冷冬夜的火种,温暖鼓舞奔波的旅人,让那个年月对知识渴望的人看到了希望。
辽宁外专第四届田径运动会
四、艰苦条件中开放出绚烂的花朵——新生入学
看到经过自己的双手建起的校舍,大家心情振奋,同时又有更令人高兴的消息传来。1970 年 8 月辽宁省革委会同知《辽政发(1970)27 号文》将“大连日语专科学校”更名为“辽宁外语专科学校”,学校设日、英、俄、韩、蒙语五个专业,培养目标是外语翻译人员。1970 年9 月招生,先开设日、英、俄三个专业。
1970 年 6 月 27 日,中央批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关于招收新生(试点)的请示报告》中规定高等学校录取学生“实行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相结合的办法”,就是后来说的推荐上大学、工农兵学员。当时规定了学员选送条件。当年学员来自各方面,学习期间由学校发给每月 19 元 5 角伙食费和津贴费。
辽宁外语专科学校根据上级要求,从沈阳、旅大在校中学生中挑选 171 人,沈阳部队选送 41 人,共 212 名学生。
1970 年 10 月 6 日、7 日两天学校到普兰店站、瓦房店城子坦火车站迎接新生。
1970 年 10 月 8 日到10 月 31 日,进行新生入学教育。其中学习、听报告、座谈 12 天,10 天劳动锻炼。尽管那个年月知识不被重视,但学校还是以毛泽东思想为办学宗旨,以培育思想端正,学习精进的外语翻译人员为目标。学校通过请工人师傅、贫下中农作忆苦思甜报告,吃忆苦饭。当时听了北京古楼中学军代表陈占武、西藏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巴桑的忆苦报告录音。学校组织教师、学生参观了 1894 年甲午战争日军登陆花园口遗址,1905 年日俄战争时日军登陆地,这两处登陆地在花园口村,离学校 20 华里,还召开声讨日本侵略者和沙俄侵略者罪行大会,教育学生不忘国耻,做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可靠接班人。
日专时期图书馆--大庙
为期 20 天的新生入学教育后,开始上课。
学校从辽宁师范学院、辽阳外语师范学校、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学院等院校借英、俄语教师,同时又从外交部的“五七干校”选调教师。先后到校任教的有 51 名教师。教师自编教材。上完课,教师和学生一起劳动,一起生活。教学相长经常开展教学双边活动,开展评教评学,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当时在明阳这个偏僻的山村,有来自四面八方的教学方面精湛的老师,有一流的办学理念,由于师生员工共同努力,学校的教学秩序井然,教学风气良好。
四十七年后,当年在这里生活教学的教师、在这里毕业的学生,回望在明阳度过的青春岁月,他们感慨万千,他们说人生中有一段这苦乐相交的历史是一种激励。所以这才有了校歌中的明阳,才有了今天美丽的明阳湖为大外校园增光添彩。从这里毕业走出的学生,许多都成为优秀的翻译人才,有的在外交界叱咤风云,他们说在辽宁外专的岁月是他们的人生旅途中,走在艰苦山路上突然出现的开满绚烂花朵的美景,每每想起,每每回望,内心充满了快乐。
五、以抗大精神办学,成果辉煌
辽宁外语专科学校从大连搬迁到明阳,条件艰苦可想而知。学校领导和全体教职员工决定要以“抗大”精神办学,当时办学条件极其简陋,只是一块黑板,几盒粉笔,没有外语教学设备,学校活动场地仅仅是一个篮球场。剩下就是周边田野、农舍。
在当年形势下,如何将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发展、国家需要的外语人才,是个关键课题。1970年 11 月 13 日,校革委会召开扩大会议,讨论“教学大纲”。大纲规定,学生学工、学农、学军安排二个月时间,专业课时多、时间长,为了转变学生思想,这一点要明确,学生必须要达到熟练应用外语,准确地宣传毛泽东思想。
学校对当时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指示认真执行,其目的只一个,培养出合格的外语翻译人才。学校真正践行了抗大精神。
1971 年 5 月 1 日到 5 月 21 日,由校革委会副主任、军代表李凤林带队,带领日语、英语、俄语、马列主义教研室教师郭以明、杨攻西、桑思民、李兰珍等 11 人,赴西安外国语学院(陕西富林武中当年学校用于举办活动的礼堂旧址川、称窑洞大学)学习办学经验。多年以后西安外国语学院也是一所跻身办学一流的外语院校。辽宁外专在 1970 年还办过两期“日语训练队”,厂校结合办日语学习班。
1970 年 12 月 23 日到 12 月 29 日,学校根据上级要求,为全面锻炼学生,学校决定向解放军学习,搞一次野营拉练。
野营拉练的路线从明阳公社石庙校部出发经庄河县城山公社、荷花山公社,到新金县双塔公社、磨盘公社后返回学校,活动 3 天,全程 180 多公里。拉练内容,政治学习教育,访贫问苦,访问复转军人,忆苦思甜,讲战例,讲光荣传统;作风培养,学习解放军,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搞好军事训练。从战备出发,按具体情况有计划地进行一些军事训练。学会行军、野餐、站岗、放哨,学习防空袭、防原子弹、防化学、防细菌常识。
拉练同时,也搞好劳动锻炼,到每一处营地都要帮助驻地贫下中农、军烈属干力所能及的农活。学生受到了锻炼,了解农民的艰苦。这次野营拉练在全校师生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至今,当年那些参加野营拉练的学生们依旧百感交集,他们珍惜在青春年少时有那么一段苦乐交织的记忆。
辽宁外语专科学校从 1970 年 2 月搬迁来明阳到 1975 年搬迁回大 连,五年时间教学成果斐然,这在那个充满极左思潮风雨飘摇的岁月是一个传奇,1973 年学校计划开设日、英、俄、蒙、德、法、西班牙、阿拉伯、朝鲜语 9 个专业,学制 3 年半。
在 1972 年 4 月,学校开设日语进修班,学习时间一年。开设听力课,直接收录外台,英语专业收听美国之音广播,俄语收录莫斯科俄语广播,日语专业收录 NHK 日语广播,蒙语专业收录乌兰巴托台蒙语广播,收录范围以一般新闻报道为限。这种教学先见之明为学生能力提高起了太大作用。
当年辽宁外语专科学校以抗大精神来办学,理论实践完美结合。学校让学生去大连外轮公司实习,日语系学生应外贸部门邀请参加广交会,每年春秋两季都会派 15—20 人去做翻译。学生们的翻译工作得到外贸部门和日本商人的好评。而俄、蒙语系师生则去海拉尔、阿尔古那族国营农场实习。日语系、西语系到大连卫生检疫站和机械局系统办短训班,培养100 多名翻译人员。日语系师生参加上海石油化工总厂 250 万字的进口资料翻译任务。1975 年 9 月,辽宁外专还参与“新日汉字典”编写,联合国资料翻译,英语新词典编写等。
辽宁外语专科学校在偏僻的庄河明阳乡村短短几年培养了许多翻译人才,学员真正收到了知识层面的精心教育,实践方面在工农商学兵都认真接受锻炼,学院还在 75 年 4 月 10 日参加抢修辽河、浑河、太子河受震大堤坝大会战,并受到表奖。回望近半个世纪岁月,辽宁外语专科学校的教育理念,创新精神让人钦佩,就像当年的西南联大,能在战火纷飞、国家风雨飘摇之际,培养出一批国家栋梁之材,这是国家荣幸,民族荣幸,学子的荣幸,也同时证明今天的花园口昔日的明阳是一块能滋养文化人的沃土。
今天的明阳已经成为历史,它成为花园口经济区的一部分,这里曾经历史风云迭起。当年的辽宁外语专科学校如一只翱翔的白鹤,飞跃了许多地方,最后轻轻地落在这方土地,也给这方土地带来了一段荣耀的历史。从南山到明阳,岁月怎能忘?大地不能忘,蓝天不能忘,花园口明阳不能忘。